Hi,我是中小旅!
今天起,我们进入了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但是,“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知识拓展:一个节气有15天,分为三候,每一候有5天。每一候都对应一个物候现象,有植物类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也有动物类的现象,比如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在立春这个节气中,三种物候现象分别是:
一候东风解冻
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
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在立春时节,杜甫写下这样一首诗:
《立春》
春日春盘细生菜,
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
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
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之日,杜甫忽然想起开元、天宝年间那一段太平岁月。那时,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正是鼎盛之时。每当立春,高门大户把青丝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经纤手互相馈送,以尽节日之兴。如今流落异地,真不堪面对这眼前的巫峡寒江。昔日之盛和今日之衰,令这杜陵远客悲不自胜。究竟哪里是归宿安身之处?为了散淡旅愁,姑且叫儿子找纸来写了这首诗。
杜甫在这首诗里所说的“春盘细生菜”“青丝”,指的就是立春时节的一个习俗——吃春饼。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
虽然立春时节,菜园子还没有发出新芽,但不妨碍我们吃到了清清爽爽的荠菜春饼——
立春时节天气还很寒冷,但迎接春天的食物已然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荠菜春饼正是由唐代“春盘”、宋代“春饼”演变而来的。荠菜春饼以荠菜为主要馅料,外卷上用面粉烙制的薄饼,荠菜鲜香脆嫩,面饼绵软有嚼劲,荠菜的青绿与面饼的焦黄尤为搭配,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愉悦。
这是北京郊区生长的野生荠菜,很好辨认,叶片是锯齿状的。
编辑部的菜园子虽还未开发,但办公室的盆栽已经等不及开花。几朵粉嫩嫩的长寿花,预示着开工大吉,万物更新。
编辑部的菜园子(十四)| 大雪静默
《揭秘中国二十四节气》
熊小猫童书馆 编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