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放月”,上海监狱在行动!
今年是上海持续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第3年。8月1日,活动正式开启。上海监狱迅速行动起来,全市各监狱大都将在八月间相继举办“开放日”活动。小轩将持续关注,在《公开透明▪阳光执法》专题中,为小伙伴们带来最新鲜的活动资讯,帮助大家在手机屏幕上就能打卡上海监狱的阳光执法。今天,我们走进未成年犯管教所。
近日,未管所举行以“转型发展新起点 规范执法显成效”为主题的开放日暨执法通报会。来自闵行、松江两区司法局、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驻所检察室、武警部队、相关律师事务所等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服刑人员家属代表,报名或受邀走进未管,感受转型发展中的未管的蓬勃朝气。
01
一次“实打实”的执法通报
执法通报会通报了2023年以来未管所执法工作情况。2023年以来,未管所紧扣教育改造高质量发展任务,坚持将传统未管特色改造品牌与当前转型升级任务深度融合,统筹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在大家的见证下,未管所向6名执法监督员颁发聘任证书。
02
一路“体验式”的实地参观
在民警带领下,参观人员深入服刑人员生活习艺场所、炊场、卫生所及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体验式”感受未管所在规范文明执法、全方位保障服刑人员权益等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和努力。
服刑人员生活场所
受邀人员在一面监区板报前驻足,上面详细公示着监区服刑人员计分考评、习艺劳动、教育学习等情况。
服刑人员炊场
未管所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食物量标准供给伙食,保证食品安全。每周公布食谱,确保服刑人员吃饱、吃熟、吃卫生。
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由民警担当的心理矫治师们运用沙盘治疗方法,指导服刑人员表达想法、释放情绪,实现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
03
一幕“沉浸式”的文艺演出
参观人员零距离观看由未管所民警编排、服刑人员参演的舞蹈诗《黄河颂》、情景式现身说法《只争朝夕》等原创节目,“沉浸式”感受民警运用教育矫治手段以文化人的成效。未管所致力“以爱化人、以美育人”,践行“明礼、尚德、信善、感恩、铸新”教育改造理念。积极打造回春艺术团特色监区,为服刑人员制定了短期艺术矫治项目和长期艺术矫治规划,形成朗诵、歌曲、舞蹈、情景剧等多个艺术矫治及展示门类。
舞蹈诗《黄河颂》
情景式现身说法《只争朝夕》
04
一回“心连心”的亲情帮教
家属们与服刑人员开展“心连心”帮教活动,在大墙内的特殊环境里感受亲情温度。在未管所民警心目中,亲情帮教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现场直击
亲情帮教
05
一份“助回归”的法律服务
执法监督员、新闵律师事务所马嫄媛律师为服刑人员“贴心”准备了一份法律服务“大礼包”,围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形势政策、就业导向、社会保险等方面,为服刑人员上了一堂法治综合课,帮助服刑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06
一场“有温度”的交流座谈
受邀人员在交流座谈环节畅所欲言,大家纷纷点赞未管所执法工作,也对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对此未管所照单全收,即日起持续完善,不断提升转型升级的未管所服务更高水平平安法治上海建设的能力。
闵行区司法局社区矫正科科长 郭建平:希望未管所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职能,与社区矫正联动开展警示教育工作,扩大警示教育辐射面,助力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
闵行区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 朱夏玥: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定期为未管所服刑人员开展法援活动,疏导服刑人员法律困惑,协助解决法律诉讼问题,大墙内外合力确保监狱安全稳定。
松江区司法局团总支书记 刘艳青:第一次担任执法监督员,通过开放日活动切实感受到了未管所准确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特别是未管所在服刑人员日常管理中积极发挥计分考核作用,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做法。
1、
2、
3、
审核:汤颖杰
编辑:杨旭科
供稿:未管所 李吉斌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