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与小伙伴们相聚在腾讯会议学习,共读内容为:教学板块芬兰:左手教,右手学。领读人:孟小梅老师
一、共读内容分享
孟小梅老师认为左边教师板块,精确地出示了教师要做什么以及预计要花多少时间,整个教学板块没有说明要达到那种程度,只是说在表面做什么。
通过与新网师英语研课有效教学框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都是根据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活动观也是贯穿于教学中,依照基于语篇、深入语篇、超越语篇进行。
唐艳老师说干老师在十几年前的思想已经与新课标的思想相吻合,如干老师提到:我们认为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一个完整的、清晰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必须拥有一个目标明确的训练,而教学目标事实上不是一个集体的目标,而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目标。我们写的学习活动中,第一栏是教学活动,第二栏是教学评价,第三栏是设计意图。
所以,必须单独列出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来,让每个教师还在思考教学的时候,就明确学生个体学习流程,并在课堂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拥有足够的、完整的、有序的训练,事实上也就重新确立了“教”为“学”服务,把学生的学习视为课堂的真正核心这一教学思想。
在教学板块部分,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又要求课堂能够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版块叙述后,住上本版块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批注:我们可以看到在案例中,每一个板块所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初步规定的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课堂上我们有规定自己每个流程的时间吗?常常一节课下来,会发现这里没讲,那里没讲,一节课因为一些不可预估的事情影响了教学计划,或者因为一个知识点没有讲透而无法正常进行,又或者为了赶时间匆匆完成,这是我们都经历过的,课堂时间40分钟,如何有效利用好则40分钟,是一个效率的问题,使课堂上在除了呈现必要的节奏,方式的灵活多样以外,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会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地讲解所取代,而是明确的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新教育有效继承传统“目标-策略-评估”的科学的教学流程,再次强调了两个重点:一是针对公开课重方法重策略,强调了以精确的目标为课堂教学效率;二是针对当前课堂上教师讲解代表学生学习的现状,强调了要确保、还原个体学生的独立、完整学习。
“左手教,右手学”,列出明确的学习清单,让教师教学有章可循,让学习学习有“单”可依,不正是我们现在所急需的吗?现在的关键是,怎样确保每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学习清单能够有效支撑起这一理想的教学框架。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备好每一节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谨慎设计学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