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集团,是中国旅游协会重要的会员单位,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23年,中国旅游集团迎来百年华诞。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旅勇担民族大义,尽展家国情怀,引领行业方向,而初心始终未变。百年中旅巨轮,正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向破浪前行。近期,我们陆续转发中国旅游集团的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中国旅行社成立之后,做出许多首创之举,便利民众,广开风气。在提供最佳服务的同时,力求扩大服务面,博得社会良好信誉,业务范围十分广泛,包含客运、货运、招待所(旅馆)、游览、出版五大类,超出当时在中国的所有外商旅行社。
中旅社所代表的服务精神
作为旅游企业,服务精神不仅体现在业务上,更体现在态度上。陈光甫先生曾经对旅行社人员说过这么一番话:“平时待人接物宜谦恭有礼,持躬律己宜自强不息,务求顾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庶几无负创业初衷。”
他要求旅行社人员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笑脸迎人,使别人见面时即有好感;二是面手清洁,衣服整齐。顾客会想,外在形象尚且不注意,怎么会有服务态度、服务精神可言;三是造成柜台上热闹气氛。即使是只问不买的客人,也必须款待。营业不要急功近利,而要使柜台上有热闹气氛。顾客往往爱趋向热闹的地方,觉得可相信、可信任。
▲陈光甫先生
陈光甫不仅“约法三章”,还派专人隐藏身份到各分社询问旅行事项,并把相关职员的表现和态度全部记录下来,做到有要求有考察。
中国的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经在中国旅行社当过职员,据他回忆:在中旅有一件事至今我仍记得十分清楚,即在每个职员桌上玻璃板下有一张铅印的小纸条,上写“当你和顾客谈话时,不要忘了‘请’字”,其他字体是黑的,只有“请”字用红色,以示醒目。
一个红色的“请”字,传达出中旅一以贯之的服务精神。
细微处体现服务大众的真心
中国旅行社的美誉度体现在服务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多为首开先河之举。比如为方便铁路转车旅客,中国旅行社特派熟练招待员,在旅客到达中转站之前,坐车先行抵达。等到旅客列车进站,立即上车接洽,帮助旅客照料随身行李,并预先告知下一班车所定卧铺号码。这样一来,旅客便不需要顾虑行李问题和争抢座位了。
这些广开风气的变化,为中旅赢得了广泛赞誉。
▲1937年书法大家叶恭绰先生题词
“中国旅行社导游名山大川”
还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旅行社的名声远播,以及社会人士对它的高度信任。
一次,中旅社的柜台来了一名华侨,拿出妻子从苏州发来的电报,电文为“母子均安”。华侨想送上鲜花致贺,但苦于没有办法送达,便找到中旅社求助。中旅社特地代办鲜花,并派专人送到苏州,亲手递到华侨妻子的手上。
还有一次,有病人从上海虹桥疗养院打来电话,说自己很快就要开刀动手术,很想和妻儿见面,但是妻儿远在陕西,不知具体住在什么地方,无法通信,也无法托人陪伴来上海,希望中旅能给予帮助。中旅社职员便详细询问了他妻儿的姓名及情况,立即电嘱西安分社代为查访。经过西安分社多方设法查找,终于找到,并派专人护送来上海,使病人一家团聚。
这些似小实大的事情,足以显示出中国旅行社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拳拳之心。
国内外重要活动都有中旅参与
1929年在杭州举行的“西湖博览会”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展销会,可谓盛况空前,参观者达到百万人,中国旅行社不仅从香港、南京、天津等地组织团体赴杭参观,并于会议期间提供预订旅馆、租车、雇佣向导、兑外币等服务,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1929年杭州举行的西湖博览会正门
而后1931 年上海举行的“太平洋学会年会”、1933 年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1934 年上海举行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12 届全国大会”及1935 年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等多次大型活动,也都由中国旅行社提供团体会议服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中国旅行社接待或派员随行照料的旅行、考察团体或负有其他重要使命的团体为数众多。例如梅兰芳赴美、赴苏演出团,中国旅行社派员随行照料;1934 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办的第十届远东运动会、1936年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及1937年春的京滇公路周览团等,均由中国旅行社给予安排,并派员随行照料。
▲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中国代表队进场
从上述活动的分量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旅行社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业务日益拓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既因为中旅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和优秀的服务质量,也因为坚持严格的品牌管理和成功的企业宣传,中国旅行社成为中国服务业中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来源:中国旅游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