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使命
农,天下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三农”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对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寄予厚望。
清晨,成都平原,阡陌纵横,田畴清润,万物竞长。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里,早已人声鼎沸。繁忙的市场,“买全国、卖全国”,现场各类价格数据拨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也勾勒出全国农产品的价格走向。这些价格如何形成?生产成本是主要依据和最低经济界限,摸清其规律,无疑对国计民生影响深远。于是,一项工作至关重要,它,就是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
今年,是新中国开展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工作70周年。四川是最早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省份之一。70年间,四川建立起完善的农本调查体系,每年将采自全省各地田间地头数以万计的数据,涉及粮、蔬菜、油及猪、牛、羊、等25种主要农产品和各类特色农产品。这些数据汇总到省级和国家数据库,如同田野阡陌间的细流,不断汇聚成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最终为国家制定各项三农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实现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给予重要支撑。
70年,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随着农本调查队伍的建立和优化,四川成为全国开展农本调查最活跃、最具创新性的区域之一,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成就
安宁河谷边上,农调户付联品早早起床来到田边,习惯性带着一个泛黄的手抄本,农活间隙,他在手抄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当天的工时和花费。这个习惯,他坚持了38年。目前,四川全省已设立农调户1100个。
在成都平原上,李正奎查看完猪场,在登记簿上一笔笔记下饲料的名称、数量、价格等情况。四川,是全国生猪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四川生猪养殖成本和价格,深刻影响着全国生猪生产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和相关政策调整。为此,四川设立109户生猪成本调查户,李正奎是其中一员。
川中丘陵中,陈轶婵再次走村入户,来到柠檬种植户刘清华家,了解新一季柠檬生产成本和销售收益情况。从初入职时的“小白”,到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先进表彰,她的成长,是152名奋斗在农本调查战线的专兼职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152人,1100户,在川西平原水稻田,在川西高原牧区,在川南酿酒高粱地,在川东北中药材种植基地,在川中丘陵生猪养殖场……
他们,行走在巴山蜀水的每一处,他们,耕耘于农本调查的每一刻,构建起科学、完备的农本调查网络体系。
70年,四川农本调查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省建立起21个市(州)71个调查县、1100户常规调查户,109户生猪调查户、152个专兼职农本调查工作者的农本调查网络,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四川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伴随着“国家调查品种+省级调查品种+市县特色品种”“常规调查+应急调查”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调查网络点多面广、深入农村、联系农户的优势,农本调查把老百姓的田间地头与党和国家的决策案头紧紧联结在一起,将调查工作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开展专项调查,为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引导农户合理调整种养殖结构、使用优良品种、应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益的目的,在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默默履行职责使命。
70年,四川调查方法不断创新,调查质量得到提高。70年来,农本调查数据汇总方式从最初的手工汇总发展到调查软件汇总,数据传输方式从纸质寄送变为电子传送。70年来,从传统农业调查扩张到现代设施农业调查,从生产成本调查延伸到加工、流通、销售环节调查,开启了农业产业调查的实践探索。
70年来,农本调查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曲折发展过程。农本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经受了实践和时间的检验,在反映单位农产品成本收益方面逐渐确立了权威地位,成为了反映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农民的实际出售价格)的重要渠道,成为了解农业生产效益的最主要、最权威的渠道。
70年,四川着力“夯实一个基础、坚持两项原则、依托三种力量、着力四个转型”。
夯实一个基础。即:数据质量,严把数据质量关,准确分析价格变化和趋势,为价格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好的服务保障作用。坚持两项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热点难点两项原则开展调查。依托三种力量。争取领导重视,建强农本调查队伍,稳定农调户队伍。着力四个转型。推动数据分析向深化运用转型,推动注重数据完整性向精准化转型,推动数据采集向信息化和大数据转型,推动数据专业性向权威性转型。四条基本经验缺一不可。基础是根本,原则是前提,力量是动力,转型是关键。
70年,四川农本调查自身建设取得较快进展。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本调查工作高效开展。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队伍综合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70年风雨兼程,四川农本调查工作一直处于全国优秀行列。
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农本调查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式和新要求,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为四川乃至全国“三农”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9年以来,连续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表彰,一些有影响有价值的分析报告经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后,实现了调查成果的有效转化。
谋·新局
70年,经过几代成本工作者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成本工作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珍贵。70年厚重积淀,四川“农调人”勇于担当,创新探索脚步从未停歇。
他们深入推进新时代成本工作“三个转型”,打破对传统工作路径的依赖,开启全新角色诠释,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能。
他们着力农本调查“三项创新”,使全川农本调查网络更加科学、更加完备,将农本调查工作推向一个全新高度。他们奋力打造农本调查工作试点,2022年,四川及时敏锐把握“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率先在全国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成本调查,再次创新统筹推进农本调查工作。
一路跋涉,还有更远的前程。牢记嘱托,服务大局,踏上新的历史征程。顺应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时代呼唤,四川“农调人”将勇担新使命,磨砺新能力,立志新作为,一路坚定前行。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我们要传承先辈的精神,继往开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成本工作影响力和凝聚力,激励广大成本干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四川省农产品成本调查70周年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