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太湖,最终汇入黄浦江的吴淞江,全长125公里,向东流经苏州和上海,最终通江达海。从上海的北新泾开始,直到外白渡桥,全长53.1公里,称为“苏州河”,而流经上海市市中心区域的有42公里,依次穿过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虹口区、黄浦区,境内最宽处600-700米,市区最狭处40-50米。
其中,流经普陀区的长度是21公里,正好是半程马拉松的长度,因此苏州河普陀段又称为“半马苏河”。小区往南,直线前行,就是长风生态城,然后是滨河的35公顷的半马苏河公园,这里建有东西向的往返双通道步道,沿途草木繁盛,尤其是草本植物繁多,别具特色。尤其是晚上,公园内霓虹闪烁,两岸风光旖旎,散步的行人穿梭往来,还有热衷运动的人在此玩起了七人制足球赛。
前面我们说了各种颜色的秋英和紫色的柳叶马鞭草、蓝盆花,今天说一说花儿为黄色的萱草、黑心金光菊、重瓣棣棠花。
说起萱草,我不陌生,因为小时候家里在屋后菜园子外、水杉树下就种植过。那时候我们习惯于叫它“金针菜”,隐约中知道比自留地里的其他蔬菜要名贵,但因为只栽种了两窝,平时也不去采摘,所以小时候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滋味。
至于萱草的桔红色或桔黄色的花儿,只是觉得比一个篱笆之隔的菜园子里同样开着黄色花朵的南瓜花、丝瓜花要雅致得多,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常常饥肠辘辘的我们小朋友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它的美。
在半马苏河公园,竟然看到了大片大片的萱草,似乎走到随便哪个犄角旮旯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见图1-4)。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温饱问题终于得以解决,让我能够有机会与它们相互凝视。
萱草大约高1米左右,根茎粗短,中下部纺锤状膨大;叶一般较宽,条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有花6-12朵,花长约7-12厘米。一般来说,花期在5-7月,眼下是8月中旬,当属“超期服役”了。萱草之花朝开暮落,与之前我们介绍过的木槿、蓝花草相似,由于我去的时候在下午5点左右,而眼下的上海尚在8月份,完全入夜要在晚上7:30左右,所以看到的萱草花非常热烈、奔放。
俯身嗅一嗅萱草花,没有香味,但花色艳丽、花姿优美,在这个傍晚就游人如织的公园步道一侧绽放,的确是观赏性极佳的品类。当然,作为中国的传统蔬菜之一,含铁量很高,嫩叶和花蕾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也比较丰富,同样也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在看紫色的柳叶马鞭草的时候,这里的步道另一侧是一片开着黄花的黑心金光菊(见图5)。乍一看,还以为是观赏性的向日葵,走近后发现与向日葵泾渭分明。黑心金光菊也是草本植物,高低不等,大约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株被粗刺毛。头状花序径5-7厘米,有长花序梗。总苞片外层长圆形;内层较短,披针状线形,顶端钝。花托圆锥形,托片线形,对折呈龙骨瓣状。舌状花鲜黄色,舌片长圆形,通常10-14个;管状花暗褐色或暗紫色。
黑心金光菊观赏价值同样比较高,既可地裁,亦能盆养,还能够作为插花材料。在5-10月的各种节令,或者其他的庆典活动,通常要摆放鲜花,黑心金光菊往往就是其中之一。
时值8月份,竟然看到了重瓣棣棠花。要知道,棣棠花的花期是在4-5月,甚至还可能更早结束。换言之,棣棠花属于春天里的花。而眼下是8月份,竟然看到了开得如火如荼的重瓣棣棠花(见图6),是因为棣棠花本来就可以将花期自然延长还是受到了人为的干预?不得而知,只能说我有眼缘。
棣棠花中的白色棣棠花比较名贵,也比较稀少,不多见,常见的是与萱草、黑心金光菊一样开着黄花的重瓣棣棠花。重瓣棣棠花是棣棠花的变种,为落叶灌木,通常高1-1.5米,小枝绿色,有条纹,略呈曲折状;叶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花金黄色顶生于侧枝上,重瓣,花径3-4.5厘米。
单位里也有重瓣棣棠花,植于小河浜边,花影照水,很是怡人。过几天去瞧一瞧,它们是否也如滨水的半马苏河公园中的重瓣棣棠花在赤日炎炎的夏日也在盛开。重瓣棣棠花的花枝叶均比较秀丽,尤其是金花夺目,别具特色。它们花枝繁茂,公园里采用列植、群植,分布于疏林空地、坡地,我站在临水的步道上抬眼观看斜坡上的重瓣棣棠花,备感野趣横生,光彩照人。
(拍摄于2023年8月11日)
萱草
萱草
萱草
萱草
黑心金光菊
重瓣棣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