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常常要花上一年半载去写就一本小说,有时候,写作周期更漫长,好多年都无法得到世人的反响。在这段期间,他们会开始焦虑,直至怀疑自己的写作是否值得。研究显示作家罹患躁郁症的概率高出一般人121%还多,患焦虑症的概率也高出一般人38%。
举个列子,在1954年,海明威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精神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每个人都有事业的巅峰期,在到达了制高点之后,就很难再超越了,海明威也不例外。他内心有一种难以言明的郁闷之情,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作品呈献给读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是力不从心。
据悉,在1961年的春天,海明威就曾尝试自杀,因此而被送去了做了电击疗法。但这种疗法据说严重破坏了他的记忆,以及对于写作的创造性。那一年的夏天,已经62岁的海明威在家中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作家太宰治出生于1909年。其著作有《人间失格》等。
从21岁开始,太宰治就尝试投海自尽。39岁的时候,太宰治终于与一个崇拜他的女读者一起自尽身亡。
茨威格曾写过一本非常著名的作品,叫《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恢宏大气,是茨威格以一个传记 作家的视角讲述了14个推进世界进程的历史人物。1942年,茨威格被驱逐9年后,与妻子在巴西公寓中自尽,被发现时,两个人握住双手紧紧抱在一起。茨威格在遗书中写到:我的母语世界已经沉沦,我的精神家园欧洲亦已自取灭亡。
受传统教育长大的茨威格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把这样一个人放在战争之中,他的精神和世界观将顷刻间崩溃。再加上他的犹太血统,感觉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世界上逃亡,那些闻名于世的作品也尽数被毁。
卡夫卡的作品都是纯原创风格小说,以探寻生命存在意义为主题。《审判》和《变形记》是他两部较为知名的小说。卡夫卡是一个孤独的天才,患有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他默默无闻地任职于布拉格的一家保险公司。
弗吉尼亚·伍尔芙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伍尔芙在完成最后一部小说之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二战期间,她位于伦敦的家被战争炮火摧毁,她的抑郁症由此加重。1941年,她往口袋里装满了石头,在家附近的一条小河里投河自尽。
莫泊桑1891年之后,41岁时,受梅毒等疾病的折磨,他生活孤独,抑郁症十分严重,曾经在深夜试图割喉。1893年7月6日,他逝世于在巴黎的精神病院,终年43岁。
都说写作可以疗愈,但不可以过于沉浸其中,要学会进得去出得来,不要钻牛角尖,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