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确保实现健康预期寿命目标
2022-10-24 18:10  浏览:637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速企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速企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下称《健康规划》),明确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的发展目标。这一提法与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中“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的目标要求相比更为明确。如何确保实现这一规划目标呢?

健康预期寿命是新时代衡量国民健康的引领性指标

《规划纲要》指出,进入新时代,“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规划纲要》中评价人民健康水平的指标不局限于婴儿、5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更是提出了反映人民健康的两个引领性指标:

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到2030年达到79.0岁(2020年已达77.93岁);

二是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发展理念的转变,突出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健康规划》中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都为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具有国际可比性

健康预期寿命是在预期寿命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人群的患病和失能状态,为生命长度增加了质量维度,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正向指标。

基于对“健康”的不同界定,国际上的健康预期寿命指标主要包括基于无活动受限的测量、基于患病情况的测量、基于残疾状况的测量、基于自评健康的测量和基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测量。其中,基于无活动受限的测量,包括总体活动受限指数和60岁以上年龄组健康效应值,将“健康”的定义从是否患有疾病拓展至对社会的良好适应状态,既测量了人的身体状况和功能,也测量了环境的适应性,可以更为及时、动态地反映政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凸显卫生健康政策干预效果,符合“大卫生、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当前,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是被最广泛应用的健康预期寿命指标。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构建起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的综合监测体系并多次发布测算结果,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

我国健康预期寿命已具备一定测算基础

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每年开展的居民健康与卫生服务小调查,是我国健康预期寿命测算指标主要数据来源。自2008年以来,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就纳入了生命质量相关的测量指标。

2008年和2013年纳入的指标为自评健康、两周患病情况、生活需要照料情况和整体健康状况。2018年,新增60岁以上年龄组无活动受限类测算指标。2019和2020年的小调查,纳入了无活动受限类测算指标。

考虑到测量指标要适用于全人群,所需数据可得,测算结果呈稳定变化趋势,且有效、可靠、灵敏、特异,具国际可比性,以总体活动受限指数为基础的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测算,可作为我国现阶段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的首选评估指标。

自2017年起,我国有关部门和机构合作设立监测点,收集相关数据,在试测算的基础上,确定适用于评估国民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方法和所需要的数据及其收集方法,在监测点连续收集数据并进行测算,初步分析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预测“十四五”期间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的具体数值。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目标是借鉴国际经验设定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明确将健康预期寿命作为量化人群健康状况的绩效指标,纳入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并在2021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发布了各成员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

报告显示,中国居民2019年健康预期寿命为68.5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3.7岁),这表明了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以预防为主等政策所显现的效果,也反映了我国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近年来国际发布的一些国家关于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数据,按《健康规划》提出的“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要求,建议建立健康预期寿命动态监测机制,并深入研究我国健康预期寿命在预期寿命中的占比。

齐心合力落实《健康规划》总体要求

“十四五”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根据各自的职责,政府与社会要按《健康规划》的任务要求,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全方位干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优做强健康产业,强化国民健康支撑与保障。同时,要加强组织实施,做好宣传引导,动员各方参与,强化监测评价,保证各项规划任务落实。

201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公民也要为提高与促进自身健康负起责任。

总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依靠国家、社会、个人齐心合力,积极落实《健康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以保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规划目标得以实现。



文: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陈育德

编辑:吴风港(实习) 姜天一 张漠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发布人:1de7****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