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产后康复服务乱象亟待治理
2023-03-27 11:29  浏览:155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速企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速企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评论

近日有报道,不少产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认为,产后康复十分重要,但很多问题其实不需要花钱,做做运动就能解决。有的产康项目,“不仅坑钱,还有可能造成损伤”。这样的专业意见,戳中了不少产妇和家庭的痛点。

在我国民间,坐月子是影响甚广的一种习俗。当前,不少产妇不再固守旧俗,转而寻求产后调理、康复运动等现代服务。但现实中,特别是在非专业机构中,此类服务乱象丛生,主要表现为从业人员资质不全,服务五花八门,项目推销充满了话术和陷阱,收费十分随意,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且缺乏衡量标准。

这些服务乱象困扰了不少产妇及家庭,甚至导致她们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一位康复师就提到,有的产妇被“按摩”到关节紊乱,走不了路。在当前鼓励生育的政策背景下,规范产后康复服务市场,是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这首先就需要有行业标准。2021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发布《产后保健服务指南》,对于产后护理的康复管理、心理支持、母婴关系、婴儿保健等方面提出规范。而在建立行业标准之外,让标准化服务更加可及则是治本之策。

当前,产妇在正规医疗机构里较少获得这类服务,反倒是月子会所、美容机构等一些不具备医疗资质的机构,成为产后康复服务的主体。与之相对应的是,“骨盆修复”“尿失禁恢复性训练”等专业性很强的术语,频繁出现在这些非专业机构的广告当中。

对此,专业医疗机构不妨强化产妇的院外健康指导,有条件的医院增设产后康复门诊。在基层,则不妨将产后访视和健康管理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基层医生的重视程度、专业能力和水平。此外,运动康复机构还应强化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执行医疗机构为产妇开具的“产后康复处方”,通过更紧密的“医康结合”,让产妇获得专业规范、一体化的医疗与康复服务。

将产后康复服务作为生育配套政策之一,从而强化产业布局,推出更多优惠政策,让优质的产后康复服务更加可及,不仅利于解决当前的产后康复服务乱象问题,也可相应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


文: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于梦非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陈飞


发布人:b7d0****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