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他继承了孔明衣钵,承载着蜀汉希望,最后却成三国里的最意难平的豪杰
2025-01-30 00:19  浏览:65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速企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速企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作为床头书的《三国演义》读完了,喜欢在清晨的静谧中细细品读,“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御备之策”,全身心的投入于那个群雄逐鹿,深谙谋略的时代。

书中人物纷杂众多,最容易忽视的应该就是那些疲于征战的士兵了,每次战役仅寥寥数语,如: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感慨这些生命如此短暂,只是给历史增加了一个数字而已,如江海之一粟,转瞬即逝。文中提到姓名的约有上千人,每个人物都刻画的鲜活生动,个性分明,对作者罗贯中感到深深的敬佩。

  刘备仁者之师,一生仁义,关羽正直忠义,单刀赴会,张飞勇猛无畏却脾气暴躁,赵子龙智勇双全,单骑救主,曹操雄才大略,豪放却狡诈,袁绍有谋而无断,司马懿多疑谨慎,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善用等诸多英雄豪杰。

  其中有位当世英杰虽篇幅不多,却在这群雄纷乱的三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蜀国末期的天水人士姜维,字伯约,是诸葛亮北伐时,他被主误以为叛国,后不得已降蜀。他善于谋划,英勇果敢,得到诸葛亮赏识,授以重用,在蜀军中崭露头角。诸葛亮于五丈原病危,临终前将毕生所学全部传于姜维,包括“连弩”之法,并用“死诸葛亮吓退活仲达” 使大军成功撤退。

  姜维即为大将,乃国之倚仗,为完成诸葛亮的平魏的夙愿,凭着过人的智慧与一腔热血与忠心,继承诸葛亮的生前的遗志,前后十一次北伐祁山,以小国硬撼魏军,是何等的气魄。然而蜀国晚期后主宠爱宦官,如灵帝时的十常侍,内政混乱。后司马昭五道伐蜀,众将纷纷投降,唯有姜维等死战,将十万魏军挡于剑阁之外,后主惊慌失措,于雒城请降,蜀国就此灭亡。

  刘禅命令姜维向魏军投降,然姜维自有算计,决定投降于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抗司马昭的机会以恢复汉室,但被魏军围困,最终无力回天,仰天长啸“吾计不成,乃天命也”,随拔剑自刎,年仅五十九岁。正如文中郤正所说:“将军若危,国家随灭”。

  姜维是一个历史上是非功过争议颇多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孔明衣钵,承载着蜀汉希望,最后却成三国里的最意难平的豪杰。姜维归蜀之际就受到诸葛亮器重并赋予重任,表明他是一个韬略过人,忠勤时事的俊杰。他未见过刘备,却为了报答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心存汉室”的夙志至死不渝,多次出兵伐魏,却落了个“穷兵黩武”对时势判断不周,最终声败名裂下场,最后假投降的良苦用心也引来一些不明的争议,但无损姜伯约跟诸葛亮一样对蜀汉的鞠躬尽瘁,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发布人:790f****    IP:124.223.18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 2025-01-29浏览:914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