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君子这个词,
一般作为窃贼的代称。
那窃贼,
为啥要叫梁上君子呢?
梁上君子一词,
出自《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
“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梁上君子者是矣”
梁上君子的典故,梗概如下:
东汉时,有一官员名叫陈寔。
这个人有志好学,品德高尚。
有一年闹荒,百姓的日子艰难,
有个盗贼晚上进入他的屋内,
停在梁上面。
陈寔暗中已经看见了盗贼。
他起来把子孙叫来,训诫说:
“人不可以不自勉,
不善之人未必本身就坏,
因习惯成性,才变成这样,
梁上的君子,就是这种人”
盗贼听后大惊,下来伏地请罪。
陈寔对盗贼说:
“看你的样子不像恶人,
应当是因为贫困才这样,
你应严格要求自己,做个好人”
陈寔还下令送盗贼两匹绢,
从此县内再也没有盗窃。
注:寔,shí,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