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她是英姿飒爽的女检察官;回到社区,她成了邻居口中亲切的“小高团长”,她就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高玮。上海封控以后,许多市民通过“社区团购”补给生活所需,作为党员的高玮主动报名“公益”团长一职,全程对接企业,分担小区民生保障工作。对于做团长的这段时光,她有许多话想说,以下是她的自述:
我成了一名“团长”
成为团长的契机,大概是由于我的“自信”。疫情期间,我发现居委会的工作十分忙碌,由于我所居住的小区人数较多且老年人占比较大,居委会工作人员疲惫不堪。看着他们辛苦的样子,我便萌生了协助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想法。
我以为自己有多年“买买买”的经验,做一名团长是绰绰有余的。每年购物节大促期间,家人需要的各类物品都是我帮忙囤货的,因此也常被他们封为“购物专家”。
于是,我主动找到居委会提出担任公益“团长”,帮助居民统计物资需求,居委会欣然同意。本以为“团长”只需要做好联络工作,但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因为做“团长”真的太难了!
第一难:统计难!
如何统计居民需求?我和居委会工作人员讨论后,决定组建团购楼长群,由楼长统计每栋住户需求。像大多数社区一样,我们一开始采用了微信群或者小程序接龙的方式。但我所居住的小区老年人占比较大,完全照搬这种模式可能导致真正缺少物资的弱势群体无法照顾到位。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我拿到了小区独居老人的“花名册”。为确保“无一遗漏”,每次团购时我都会提醒楼长们用电话方式询问独居老人,尽力让所有居民都能“上车”。
第二难:收货、分发难!
作为团长,统计需求、完成下单,仅仅是一个开始,到货后,必须确保物资及时到达每个居民的手上。
特殊时期,送货时间难以保证,我的队友经常调侃:“你可能是团长里最倒霉的。”的确,我订购的物资常常在半夜才来,我只能时时紧盯着手机,一旦屏幕亮起或铃声响起,确保第一时间接起来。也幸好,我有一个可爱、负责又坚强的团队。有好几次,凌晨一点货车才到达,只要我在群里一“吼”,楼长们立刻下楼帮我一起卸货,居委会工作人员还用自己的车帮我们运送蔬菜。
恶劣的天气也时不时来掺和一脚,高温天气鲜肉送到了,暴雨天气面粉来了,于是,分发速度就成了关键。我们急中生智,由各楼栋楼长驾驶私家车取货,快速分发到户,确保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
第三难:情绪调整难!
我平时性格比较开朗,但做了一段时间团长、楼长之后,也感到了疲惫和焦虑。团长、楼长做的事听着感觉不难,但融入角色之后,你就会发现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在盯着手机,因为每天都有居民打电话告诉你缺米、缺油、缺肉,每天都在统计、收钱、分发……
偶尔,我也想要罢工。但想到为了早日解封,一线的居委会工作者经常熬夜运输物资,楼栋里的医护和民警早出晚归、日日坚守,单位的同事们日以继夜坚守在隔离点、疾控中心……大家都在做最后的拼搏,自己又怎能轻言放弃?疲惫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就在群里互相加油鼓励,调整情绪。还有那么多居民等着团购物资,再坚持一下!
团长的工作是辛苦的,是艰难的,但能做好一名团长,我觉得很骄傲。每天直面众多居民让我深知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做团长如此,办案亦是如此。这段艰辛的时光也充满着温暖,以前陌生的邻居因团购与我相识、成为朋友,每天都有居民向我表示由衷的感谢。这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也是我人生重要的收获。(上海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 高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