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今年是青蒿素问世50周年。4月25日,在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上,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展示了中国领导人胸怀天下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回望历史,我们倍感自豪骄傲。50年前,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从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在成百上千种药物有效成分中率先发现并成功提取青蒿素,帮助我国消除了疟疾。不仅如此,我国还向世界伸出援手,开展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大规模国际抗疟援助。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提供青蒿素药品数十亿人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了数万名抗疟技术人员,为30个国家援建疟疾防治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仅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就有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的问世,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任重道远。如今中医药行业的科研条件、科研环境不可同日而语。后辈们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甚至出现了中医药机器人智能实验室,可屠呦呦毕竟已年逾九旬,这就呼唤更多中医药人俯下身、沉下心,从老一辈科学家手中接过接力棒,循着前辈的足迹,秉承在中医典籍中搜寻,于中药成分中筛选,再到临床加以验证的科研思路,不断产出更多中医药原创科研成果,研发出更多像青蒿素这样的原创药。“一定要实事求是,做最原始的创新。”这是屠呦呦一直坚持的原则和对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团队的要求,更是对中医药后来人的寄语。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礼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继续增加与疟疾相关的研发投入,同时在现有抗疟方法的推广方式上创新,以挽救更多生命。期待中医药行业研发出更多青蒿素式的原创药,走出国门,造福人类,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编辑: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