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小谦聊好书》第二季,今天我们继续聊邵鑫的《古文观止有意思》。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篇文章出自《左传》,它的题目是《宫之奇谏假道》。
这个题目中有一个人名,那就是宫之奇,他是虞国的大夫,但实际上他并不是虞国人,他的祖上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后来被晋国灭了,他的族人就逃到了虞国。
现在,晋国又想攻打虢国,并且还向虞国借道,所以宫之奇就找到了虞公,想劝他不要给晋国人借道。要想搞清楚这件事,我们首先得明白晋国、虢国和虞国这三个国家的关系。
晋国地处山西高原,在西部的渭河平原上,有与其争雄的秦国。黄河呈“L”形从两国之间穿过,而洛水以东、黄河以西,就成为秦晋两国的必争之地。这便是秦国跟晋国争夺地盘的第一个大的战场,叫作“河西战场”。
两国之间还有第二个战场,就是“中原战场”。秦国和晋国位置都偏西,可是这两个国家都不希望待在西边,他们都想进入中原地区,可是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因为一面是黄河,一面是华山,二者都是险要之地,所以两国必须争夺通往中原地区的中间通道。
这条通道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叫作“崤函通道”。秦国和晋国只有经过崤函通道,才能真正进入中原地区。
晋国如果想进入崤函通道,就必须经过虢国,晋国之所以要攻打虢国,除了扩充地盘,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虢国占据了崤函通道的关口,控制了晋国通往中原的命脉。
如果晋国要攻打虢国,就要穿过中条山,绕非常远的路,这条路也很难走。有没有捷径?这就要说到虞国了。虞国位于中条山地区的一个小盆地,可以从南北方向直接穿过中条山,北边是晋国,南边就是虢国。
也就是说,晋国如果想要攻打虢国,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是过虞国,这是最短的直线距离;另一条路是从西往东绕过中条山,又远又难走。显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借虞国的路。
说到这儿,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从地理位置来看,虢国守住了虞国的南大门,虞国守住了虢国的北大门,致使这两个国家都不易攻打。如果晋国想要灭掉虢国,那么虞国就可以随时从北部派兵支援;如果晋国想要攻打虞国,那么虢国也可以随时从南部派兵支援。因此,虢国和虞国互为表里,唇齿相依。对于晋国来说,他当然不希望自己被两个国家夹击,所以他采取的方法就是借道虞国攻打虢国。
事实上,早在三年之前,晋国就已经向虞国借过一次路了。当时,晋国大臣荀息请求带着晋国的双宝(宝马、宝玉)去讨好虞国,但晋献公愁眉不展地说:“虞国有个足智多谋的宫之奇,恐怕此行难以成功。”而荀息却说:“宫之奇虽然很聪明,但有些软弱,更不会为了虞国拼命。”这个荀息显然是非常了解宫之奇,我前面说了,宫之奇根本就不是虞国人,他只是带着自己的部族到虞国来避难的。在避难期间,他会尽可能地给虞公提些建议,但如果虞公不采纳这些建议,他也就点到为止,所以这一次借道,晋国是成功把黄河北边的虢国土地吞并了。当晋国攻打北虢的时候,虞国的国君贪财到什么程度?他不仅收了晋国的礼物,还主动提出当先锋,他说:“我们离北虢更近,我们先进攻。”因此,当时是虞国和晋国联军一起攻克了北虢。
现在,三年过去了,晋国想再借一次路,把南虢也灭掉。你觉得这一次虞公会答应他呢?一定会。为什么呢?因为三年前那次很成功啊,虞公也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从这件事你就能看出来,虞公是一个特别爱贪小便宜的人,现在晋国又来借道,他怎么可能不同意呢?
其实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骗子最喜欢骗什么人?就是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骗子一开始会给他们一些甜头,让他们觉得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了自己,但实际上骗子是在给他们挖坑,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掉进了陷阱中,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啊,爱占小便宜,最后的结果经常是吃大亏。
但如果你给身边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讲这个道理,你会发现他们未必听得进去,为什么?其实原因无非两个:
第一,目光短浅,缺乏远见,总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
第二,抱有侥幸心理,觉得你说的那些上当受骗的事都太极端了,然后有一种蜜汁自信,觉得如果是骗局自己是可以发现的,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然后我们再来看虞公,你会发现,虞公就是这样啊!
第一,虞公目光太短浅。他看不到一旦虢国被完全吞并,虞国就会彻底失去支援。
第二,虞公抱有侥幸心理。他总觉得“晋国不至于这么狠”,“晋国不会攻打虞国的”,给自己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些实质上都是他的借口,宫之奇对他的劝说就是赤裸裸地揭穿他的借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宫之奇是怎么劝说他的。
宫之奇告诉虞公,虞国和虢国互为表里,而晋国心狠手辣,绝不能让其得逞,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能不懂。对,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唇亡齿寒”的意思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嘴唇的保护,那牙齿肯定会受冻;没有了牙齿,嘴唇也好不到哪儿去。什么叫“辅车相依”呢?这里的“辅”,指的是以前战车上的一个部件。车本身的承裁力有限,要想承载更重,就得在旁边放上横木,类似于货车上的货板,专门用来载东西,这就是“辅”。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辅”和“车”分别指颊骨和牙床。不论是哪种说法,都是在说“铺车”和“唇齿”一样,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宫之奇已经把道理讲很清楚了,然后你看虞公是咋说的,他说:“晋国和我们同宗,怎么会伤害我们呢?”
事实上,何止晋国和虞国是同宗,虢国也和虞国是同宗。虞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二伯父虞仲,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孙子唐叔虞,虢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的弟弟。你发现了没有?虢国和晋国的关系比虞国和晋国的关系要近多了。所以宫之奇的观点就很明确,既然都是同宗,晋国现在要打虢国,为什么之后就不会打虞国呢?紧接着,宫之奇又开始讲晋国的历史。
“曲沃”和“翼”都是晋国的城池。翼原本是晋国的国都,而曲沃是桓叔的封地。曲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桓叔的势力日渐强大,甚至超过了国君。桓叔将曲沃传给了他的儿子庄伯,庄伯又传给儿子“称”,称直接造反,灭掉了原来的晋国国君,取而代之,成为晋武公,这就是“曲沃代翼”。
要去攻打虢国的晋献公,就是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即位后,认为桓叔、庄伯的其他子孙可能会对自己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就密谋将他们全部杀死。所以宫之奇的观点就很明确了,晋献公连自己爷爷和太爷爷的后代都杀,更何况是虞国呢?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虞公给自己找的第一个借口已经完全站不住脚了,但是虞公不死心,他又找到了第二个借口,他说:“我有上天保佑,因为我在每次祭祀的时候都特别认真,供品的质量也非常好。”说到这儿,你可能都笑了,这不封建迷信吗?对,但是在那个年代,祭祀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不能指望古人有多么好的科学素养。那你说这个借口宫之奇会怎么反驳呢?
宫之奇先分析祭祀真正的意义。古人为什么那么看重祭祀?因为祭祀的时候,你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列祖列宗会在天上看着你。也就是说,祭祀最重要的意义是让人有敬畏之心。
宫之奇告诉虞公,真正的祭祀根本不是“我给神明好东西,神明就会保佑我”,而是“我对神明有真正的敬畏之心,所以神明才会保佑我”。
那敬畏之心体现在哪儿?宫之奇总结成一个字:德。他说:“如果先祖有灵,他们也只会去保佑那些有德之人。”宫之奇还列举了《周书》上的很多教诲,比如“上天不会亲近任何人,只会帮助有德的人”。还有就是“真正香气远飘的不是食物,而是德行”。
话说到这儿,你应该感觉到了,宫之奇如此强调德,其实想表达的是什么?当然是虞公无德了!那虞公为什么无德呢?因为虞国跟虢国的关系是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的关系。本来两国是盟友,结果虞公就为了占小便宜,竟然直接背叛了自己的盟友虢国,让晋国借道,甚至自己还主动去打头阵,这显然是失德的行为。既然德行都失去了,不管你怎么给神明进供,准备多少好吃又干净的供品,结局也是不会好的。如果没有德行,那么百姓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庇佑你。只有有德之君,对所有的百姓好,大家才会拥戴你,神灵才会保佑你。
紧接着宫之奇又反过来说。假如真的只要给神明好的供品,就会得到神明的保佑,那么当晋国吞并了虞国,再修明德行,准备更好的供品时,神明该保佑谁?到时候神还会把晋国的供品吐出来吗?
说到这儿,你会发现虞公的那些所谓的借口简直不堪一击,可是宫之奇的话这么有道理,虞公却还是当耳旁风,他还是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请求。
宫之奇一看,赶紧带上自己的族人离开了虞国。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能想到,晋国借道虞国灭了虢国,回来之后立马就灭掉了虞国,贪图小便宜的虞公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国家。
说到这儿,《宫之奇谏假道》这篇文章我们就聊完了,下期节目我们来聊聊《谏逐客书》,下期见!
本期书单:
1.《古文观止有意思》,邵鑫著;
2.《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编;
3.《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