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等院级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近日,在由健康报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主办的第9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高峰会议上,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就“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话题,结合具体实践,分享观点和经验。
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
全面提升医院党建工作质量
中日友好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经过38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形成了以呼吸、中西医结合、器官移植、肿瘤综合医疗、远程医疗、互联网医学五大学科群为核心的学科发展体系。在抗击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健康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在重大服务保障等重要工作中,中日友好医院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
医院党委下设8个党组织、95个党支部,共有2170名党员,有比较好的党建工作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医院党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政治统领,进一步提升领导力;坚持思想引领,进一步提升向心力;坚持组织驱动,进一步提升战斗力;坚持作风保障,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坚持纪律约束,进一步提升执行力;坚持制度保证,进一步提升内驱力。“六提升”工作法的提出,全面提升了医院党建工作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医院党委制定全面从严治党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书记、委员的责任,完善内部制度和相关流程。医院各级党组织着眼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瞄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家庭视频探视护理服务,提升护理的温度;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全力改善病房和门诊条件,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国3000多家医疗机构,在全国5400多家医院建立远程协作网络。好的制度激发向上的力量,医院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配套相应的绩效政策,充分调动了临床医护人员的积极性。门急诊量、住院人次、手术量等医疗指标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医疗效率不断提升,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
支部工作延伸到科室
强化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始终要不忘初心。医院在党建引领方面早有布局,如科室不是科主任个人领导,而是核心组的集体领导,核心组成员包括科主任、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如人才引进、奖金分配、仪器设备更新、药品更新等,必须经过核心组讨论,而且核心组成员每个人都要发言,发言要有详细记录和签字。这些都体现了党组织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作用。
为更好服务患者,医院采取多学科整合、中心化的发展模式。这既可以避免患者和家属的种种困惑,也降低了患者就医成本,实现治疗更精准。同时,医院大力发展互联网医院,依托“北医三院”APP,已开展复诊、处方开具、药师审方等多种互联网诊疗核心业务;较早启动集团化发展,采取人、财、物一体化管理,探索公立医院发展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新模式。目前,除本部外,医院还有第二门诊部、中央党校院区、机场院区、北方院区等,并先后托管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抓手,通过技术与管理双帮扶,提高这些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能力,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医院职能也得到了扩大,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健康管理都涵盖其中。在服务过程中,原来更多的是强调一个科收治病人,在这个科就解决问题,现在要以治疗病人整体疾病为基础,有效动员医院各个学科来进行多学科的合作。分级分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也在走向整合,原来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协同不多,现在在政府大力推动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好,区(县)医院、三级医院也好,通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正逐步实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党委书记
赵玉虹:
党的领导转化为强大动力
医院加强制度建设,把党建工作写入医院章程;以章程为引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度,制定党委会与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党委书记和院长定期沟通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治院作用,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民主决策与监督作用,不断完善医院治理体系。党的领导已经转化为促进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公立医院改革的本质是始终坚持公益属性。医院党委明确,作为具有红色基因传承的公立医院,医院要在始终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改革过程中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尤其关注医务人员的价值体现和获得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绩效为抓手,引导医务人员在高质量发展和综合改革道路上,通过高质量诊疗服务,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因此,盛京医院积极探索内部薪酬改革新模式,鼓励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一方面,积极切除与药品、医用耗材挂钩的薪酬“毒瘤”,有效控制过度诊疗,向增加更合理体现医疗卫生人才知识价值和劳动价值的“阳光收入”转变;另一方面,以绩效考核为指挥棒,从原有“绩效分配”向结合目标管理的“考核体系”建设转变。
每年,盛京医院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文化主题年活动,引领时代新风,提高医疗服务质效和人文服务水平;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医院各项事业发展。医院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向着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学研究中心的目标阔步前进,为护佑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持续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
刘群清:
抓党建离不开抓业务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院,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十四期毕业生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赓续红医基因,中国医大总结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红医精神。1995年初,医院首先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城市大医院改革之先河,改革经验被推向全国。
抓党建离不开抓业务,离开业务的党建就缺少了坚实的基础。医院按照“抓党建、强学科、重人才、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作为14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之一,医院根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试点工作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从实现1个“2”和4个“60%”路径、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高水平的临床学科、开展前沿科技创新、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和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7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分别对职能科室、临床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提出工作要求。
医院提出:在两端发力,即既提高疑难重症收治率和四级手术占比,又合理规范使用药品、耗材和检验检查;在两点推进,即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推进医保支付政策改革;落实好三项任务,即落实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落实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落实好薪酬制度改革;压实医院、科室、医疗组、个人四方责任。医院同时提出,以满足疑难重症临床诊治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阶段目标,建设高水平临床专科群。在医疗服务上,医院强化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等新型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
王笑频:
按照国家要求的方向走
广安门医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医院坚持以建设“优势突出、服务领先、管理科学、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的中医“国家队”为发展目标,践行高质量发展“123+N”的工作模式。“1”是紧紧围绕上述“二十字”发展目标,“2”是坚决守好疫情防控和医院安全两个底线,“3”是筑牢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3个发展基础;“N”是以党建为统领,完成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学科、专科特色发展,智慧医院、智慧药学、智慧运维、重大工程项目以及人文医院建设等重点任务。
医院始终恪守国家级中医医院的职责和使命,发挥龙头中医医院的重要作用: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高水平研究与创新转化、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医院管理、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等方面代表全国一流水平;推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国家传承创新中心及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国家级医院要始终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按照国家要求的方向走。党建要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抓制度、建机制、促改革,核心是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要把重点放在建机制、建制度、建体系上,领导机制通过制度和章程落实下来,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晶:
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文化建设,坚持党建带群建,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统筹调整学科布局,全面构建学科发展新模式;以医疗工作为中心,深化医改和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价值型医疗;以绩效管理为杠杆,着力增强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持续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按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医院完成了从院长负责制向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转变,牢固确立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充分保障院长负责制体系下行政工作的开展,制定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议事清单。构建党委领导班子直接联系群众体系,针对医院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医院党委领导班子和相关学科保持重点联系,开展对口工作,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开拓创新,构建人人都是一把手的干部管理体系,把医院层级结构和扁平化组织结构结合起来,激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统一战线,重视无党派人士,注重发挥医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实现人尽其才、百事俱举。
近年来,医院坚持提高临床及教学能力,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全程人才培养计划,高端人才数量已居东北地区前列。夯实党建基础,着力系统构建干部人才支持体系,深化“学科中心化”理念,打造大急诊模式和“一体两翼、一院五区、协同发展”医疗服务框架,朝着品牌化、标准化、同质化办院新格局迈进。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李保军:
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医疗全过程
近年来,医院在不断强化医疗服务内涵和提升综合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将着力点放在人文医院建设上,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实施有关怀的医疗、培育有情怀的医生、提供有爱心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同时建立保护关爱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确保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让人文之光照亮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医院创新了很多便民举措,不断增强医务人员主动服务的意识,在入院接待、挂号咨询、就诊陪同、费用说明、出院结算等环节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舒适、满意的无缝隙全流程服务。医院还整合部分职能科室,打造一站式服务,缩短患者院内无效行走路程,让数据跑起来,让患者静下来。
为打造有温度的人文环境,医院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各学科的专家优势,按照肿瘤规范化诊疗指南,根据疾病的分期、肿瘤的病理和患者机体情况等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合理应用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同时,逐步将多学科诊疗作为首诊服务的必要延伸,将精准诊疗关口前移,帮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得到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实现疾病诊疗效果的提升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改善。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灵魂。医院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本院的制度,涵盖党务、医疗、护理、科教、人事、财务、行政等岗位,共计721项,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同时,制定了职工手册,在医院人事管理、礼貌用语、服务礼仪、行为规范等方面,推动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医疗全过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罗凤鸣:
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素养
医院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事业发展、抓事业发展就是抓党建”理念,不断强化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夯实制度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把党的领导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有效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加大中层干部培养力度,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形成完善的干部教育培养体系,对于医院事业发展和高质量建设至关重要。医院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岗位职责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特点,紧扣干部团队治理能力,推进“五位一体”干部培训体系建设,包括围绕改革发展形势与任务的主题培训计划、业务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计划、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提升计划、新任干部阶梯成长培训计划、暑期干部集中培训及管理专项境外交流学习计划,形成中层干部培训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能力和素养。
医院党委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重点考核党支部自身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编制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挂钩。每年年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综合业务考核和党建考核,两个考核结果共同影响科室评定,有力推动形成了党建和业务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了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持续改进优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干部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区分行政与临床、党务与业务、正职与副职,考核方式、框架、指标按岗位类型分别匹配,体现不同岗位、不同要求;通过建立干部德才实绩科学化认定机制,实现业务业绩客观量化;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实现干部个人考核评优、管理绩效依照实绩考核确定。
文:叶龙杰
编辑:刘立夏
审核: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