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激励地市访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21年真抓实干成效显著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有10个市(区)因深化医改成效明显受到督查激励。面向“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这些地方在深化医改中有哪些独到的做法?在关键领域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健康报推出“国务院督查激励地市访谈”专栏,邀请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者,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思考。
本期访谈嘉宾
河北省唐山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张进霜
唐山市是河北省首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也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示范城市。近年来,唐山市深入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强化改革系统集成和联动协同,持续推进基础性、标志性、关联性改革,改革综合效应基本形成,老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加。日前,唐山市作为全国深化医改成效明显地方,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坚持政府主导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原则和经验。唐山市如何强化政府主导,为改革落地提供有力保障?
张进霜:在深化医改中,唐山市主要是通过强化三个机制,来确保政府主导。
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唐山市医改工作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直接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医价工作的高效改革决策机制;厘清改革任务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监测、督查、通报、约谈、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多项工作机制,形成改革推动合力。医改领导小组定期专题调度重点工作进度,及时梳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化系统集成,狠抓落地见效。
强化财政投入机制。通过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政府切实承担起公立医院6项投入和公共卫生事业投入责任,仅市级财政每年投入医改的专项资金就达8000万元。出台《唐山市打造医疗高地实施意见》,对每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医学重点学科),每年度投入建设经费分别不少于500万元、50万元、10万元。2021年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卫生健康领域资金56亿元,同比增长7.69%,保障了改革顺利推进。
强化数据评价机制。综合运用全民健康、卫生统计、财务直报等信息平台,结合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河北省医改考核、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效果指标等,对全市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公立医院主要医改指标开展监测评价,定期调度、动态监测工作进展,按季度进行全市排名和通报,建立起用数据评价医改成效的改革工作格局。
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面,唐山市有哪些举措?
张进霜:为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唐山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医务人员“一池春水”。
创新人事编制管理。唐山市作为全国首批备案制改革试点城市,于2017年在全部11家市直属公立医院整建制推行编制备案制改革,按人床比例重新核定了人员使用控制数,较原有编制增加了9328人。对控制数管理的人员,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政策执行,彻底改变了公立医院多种身份、不同待遇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中青年职工积极性。目前,唐山市正研究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改革。
推行薪酬制度改革。2017年,市直属公立医院先行先试进行薪酬制度改革,至目前,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已全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40家公立医院纳入试点范围。在优化薪酬结构、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基础上,实施了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分配方式,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实现公立医院同工同酬同待遇。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为10.86万元,较2018年提升25%。
唐山市推行公立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年薪制,按照不超过本单位职工年平均收入水平3倍左右确定,且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财政全额负担。截至目前,市属医院已全部落实党委书记、院长年薪制,人均年收入达30万元以上;在县域范围内,半数以上县级公立医院已落实党委书记、院长年薪制。
创建人才引进路径。全面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工作,印发《唐山市关于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工作方案》,开辟“绿色通道”,设立奖励基金,支持和鼓励公立医院自主选聘和任用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以及学科带头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全面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工作,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方面,唐山市有哪些举措?
张进霜:在这方面,唐山市的做法是着力“上引下联”,构建分级诊疗多维体系。
构建城市医疗集团。唐山市成立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的4个城市医疗集团,覆盖市中心区全部二级及以下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县级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目前,全市已建成29个功能完善的医联体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医联体(医疗集团)成员之间实时视频远程会诊、远程心电、彩超诊断等,以及放射影像、病理阅片等非实时会诊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唐山市在2019年推进滦州市、滦南县2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基础上,2022年,扩大至7个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动全市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能力的创新转型升级。2021年,全市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95.99%,同比增长3.2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量占总诊疗量的65.47%,同比提升3.91%。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唐山市强力拓展京津冀全方位合作共建模式,依托京津名院的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开展多学科帮扶合作,实现跨区域、同质化发展,形成一批优势医疗品牌。目前,全市共有2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医院签订合作协议84个。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市级直属三甲医院主动对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和京津知名医院,开展多学科合作共建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在唐山布局,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高地。
文:通讯员 杨小川 健康报特约记者 李湛祺
编辑:于梦非 姜天一 张漠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