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教授即是大学”,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拉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们的品德和思想,时时通过他们的言谈举止,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生。而一所学校教师的品格和气质,更会在各个层面上代表着这所学校的精神风骨。
法大之所以为法大,正是因为法大拥有一批师风师德高尚、学术造诣高深的教师,今天我们将这些老师们对学术、对人生的思考,重新整理,凝练成全新的“师箴”栏目,希望更多的法大人,能够从这些师者的话语中,获得共鸣、获得启发、获得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法大教师,通过“师箴”栏目与大家分享所思所感,凝练人生精华,诉说生活感悟,我们期待您的关注。
师者介绍
郭帅,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国际法学硕士、荷兰莱顿大学法学博士。兼任国际破产学会(III)青年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破产协会(INSOL International)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意大利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UNIDROIT)访问学者、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瑞士日内瓦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顾问、瑞士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政策分析专员(intern)。入选2022《全球重整评论》“40 under 40”。主要讲授《国际经济法》《国际货物买卖与支付》《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跨境破产》《国际经贸热点问题》《国际投融资法律问题》《WTO法律制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横渠四句》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的名言,出自《横渠语录》。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其意思是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
所授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理念
学习国际法相关的课程需要具备全球视角,理解国际关系的本质。不同于国内立法机关制定的国内法,国际法的产生源自各国的协商,其渊源是多样的。学习国际法需要探究法律文本制定背后的原理,理解不同参与方所代表的不同利益,将视角从一国扩展到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国际社会具有何种意义,何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应如何进行等等,这些都是国际法学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法大教学生活的感受
在法大的教学生活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作为法大的毕业生,我在法大度过了最为美好的七年。虽然有了新的大楼,但每一处角落却充满学生时代的回忆。然而,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多的年轻教师,新身份仍是陌生的。我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更好地传授给法大可爱的师弟师妹们,为同学们打好国际法的基础,并吸引更多的年轻学子投身到我国涉外法治事业的建设中来。
教学过程中难忘的经历
入职以来我就担任多个国际模拟法庭比赛的指导教师,在我的课堂上也经常组织类似的模拟辩论赛。我常常惊叹于同学们运用法律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年轻一代的学生们已然能熟练运用英语处理国际案件,并以从容自信的姿态应对国际化的环境。期待未来在国际舞台上能看到来自法大的中国法律人。
对法大学子的建议
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小我”和“大我”的同步发展。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如果这个事业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点力量那就更好了。
法大微信【第20230207期】
图文来源:郭帅
校对:林正煜
责任编辑:骆红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