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那些事,你还记得多少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小时候没有手机、平板、电视这些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电子版的游戏。
有的是大自然的一些天然玩具,比如两根树叶柄的拉大将游戏,还有拍火柴盒,自己缝制沙包,跳皮筋(有的是旧衣服上拆下来的皮筋)。
还有啥呢?
玩扑克、弹杏核、或者自制的鸡毛毽等等,小时候让你印象最深的事是哪些呢?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今天就说说养蚕的事吧 ,直到小学毕业要上初中了,才很不舍的郑重的把蚕卵交代给比自己年纪低的一个同学,还一再嘱咐他怎么喂养。
小学时喂蚕好几年,最开始不记得是在哪里要了几个比芝麻粒还小的蚕宝宝的卵,到了春天就每天盼望着,后来一点点的露出头来,我们姐弟几个兴奋的不行,然后给他们预备了小盒子,上面铺上一层纸。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刚开始出卵的是黑色的小东西,吃不了多少桑叶,慢慢的一点点的长大了,从刚破卵时候而出的黑色长成白色泛着青色的蚕蚕,渐渐的吃的桑叶也多了,放上一层桑叶就会听到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一样好听,被吃过的桑叶只剩下叶柄和大的脉络,也挺好看的。
那时候感觉好玩的是,我们还会一时兴起把它们放到胳膊上,蚕宝宝那时已经长的白白胖胖的了,感受到那凉凉的滑滑的触感可开心啦,孩童时期的快乐就是这样简单。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养蚕那时候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找桑叶了,蚕长大了吃的多了,我们几个还有一个村里两个男生就会骑着车子到附近不同的村里去摘桑叶,男生们爬树,摘了扔下来,我们拿着袋子装叶子,每天奔波在寻找桑叶的路上,有时候还会被树的主人逮住说,那时候可惭愧了,但是到了家里,给蚕收拾好放上一层桑叶,听着那沙沙的声音,感觉挺满足的。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再过些日子,到了吐丝的时候就不吃东西了,结个茧,慢慢的变成蛹,生成蛾,最后产下卵,这一生也就走完了,整个过程也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很短暂。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儿时只是出于好奇养了蚕,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循序渐进的,养大蚕宝宝也是不太容易的,需要很大的耐心和付出,就像我们人的成长一样,不断向上努力生长,实现个人价值,才不枉来世上一遭。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个蚕茧大约1000米左右,如此长的蚕丝只有几克的重量,可见茧蚕丝是多么珍贵。
蚕之所以吐丝,是因为需要排解体内的氨基酸。蚕在成长过程中会吃掉大量的桑树叶,桑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过多的氨基酸会使蚕中毒,所以蚕需要通过吐丝这种方式将体内的氨基酸排出来。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蚕丝是蚕分泌的丝液凝固而成的纤维,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97%左右,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之一。因此,用蚕丝制成的丝绸也极为轻柔,穿在身上也非常舒适。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蚕丝织造技艺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还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