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綦江齿轮厂企业转型,设立綦齿社区,将原家属区7个工人村与企业剥离,由原企业大包大揽所有事情变为移交社区管理。作为一个老旧社区,綦齿社区流动人口多,单体楼栋分布广,基础设施陈旧,历史遗留问题复杂,重点群体聚集,信访维稳、社会治理压力较大。
面对现实,綦江区委政法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发动民力,走出一条“以社会治理带头人为核心、社区居民齐参与”的城市社区共建共治之路。
身边事有人管了
“我家的水龙头出问题了,能不能找人来帮我看一下。@张绍勤”。张绍勤手机收到的消息,是二村小区1栋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发来的。“好的,我马上联系。”回完消息后,张绍勤立即翻出“马上来”志愿服务队员的电话,不到两小时,老人的问题便得到解决。
张绍勤是綦齿社区二村小区1栋楼栋长,是居民推选出来的。她介绍:“以前所有事情都由企业大包大揽,移交地方后,很多设施设备老化、房屋漏水、路灯不亮等问题,需要居民来共同协商、共同出资、共同出力,解决起来难度很大、速度很慢。”
如何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做好从企业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綦齿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开展“社会治理带头人”工程,引导居民转变观念,从企业人变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通过走上门服务、走出门参与,在綦齿家属区营造起居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
图为綦齿社区召开院坝会进行反诈宣传。
“社区有3731户10030人,情况复杂,服务管理难度大。”綦齿社区党委书记叶晓波介绍,“为此,我们在8个网格建立党支部,分片建立44个党小组,居民自己推选出120名党员同志任楼栋长,有效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同时,街道建立社区群、社区建立网格群、网格建立楼栋群、楼栋建立业主群,通过四级微信群逐级反馈,解决问题速度快、效率高。”
参与社会治理有人带了
“在綦齿社区,王昌元是‘名人’,社区居民都很尊重他、了解他,听他讲战斗故事,跟着他做志愿服务。”社区居民廖秋惠说。
“王老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有着67年党龄。退休后,他走街串巷宣传党的政策,到社区、学校、企业为万名党员群众上党课,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在群众中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重庆市热心市民等。”叶晓波说,以此为契机,綦齿社区成立了“王昌元志愿服务队”,设置“管得宽”“马上来”“理得顺”“和之美”4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共有志愿者515名。
其中,“管得宽”志愿服务队,主要以民警、专兼职巡防队员为主体,负责安全巡逻、守楼护院、文明劝导等,行走在大街小巷,营造社区好环境;“马上来”志愿服务队,以专兼职网格员、各类技术人员为主体,负责电器维修、水电安装、生活护理等,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在哪;“理得顺”志愿服务队,以律师、调解员为主体,负责化解矛盾、调解纠纷、法律咨询等,进家入户以理服人,构建和谐新社区;“和之美”志愿服务队,以老年大学人员为主体,主要负责开展“三治课堂”、文化进基层等,讲好身边故事,传递时代正能量。
据了解,社区党委积极培养“在我身边、与我有关”的居民意识,发动老百姓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充分整合社区各类人才,以“社会治理带头人”为主力,回应居民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民生服务、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目前,我们社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800余人。”叶晓波介绍,“近年来,‘王昌元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8600余人次,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民有了主人翁意识
乐玲是綦齿社区七村小区17栋楼栋长,此前,她可是让社区党委很头疼的一员。
2021年初,綦齿社区启动七村老旧小区改造,拆除影响施工的私人棚院,乐玲因拆除工作与社区工作人员产生矛盾。
“我家住在一楼,有一块小院子,平时茶余饭后在院子里休息。施工队的工程车进出,要占用我的院子,我有点不太乐意。”乐玲表示,“最开始的时候我坚决不同意,但社区工作人员多番上门讲解相关政策,特别是志愿服务队经常邀请我参加各种活动,在一次次活动中,他们的热心、爱心和耐心打动了我。”
通过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接触,乐玲慢慢地了解社区工作,并主动投身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逐渐成为社区志愿服务最活跃人员之一。2022年2月,她成功当选楼栋长。
在綦齿社区,乐玲不是个例。叶晓波表示,綦齿社区深耕厚植社区文化,大力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加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情感联系,激发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
綦齿社区还设立社区志愿服务站,按志愿服务时长评选五星志愿者。志愿者可以凭积分兑换相应物品,每年社区都会开展声势浩大的志愿服务奖励积分兑换活动,表彰20名最美志愿者,营造“爱在綦齿、人人志愿”的浓厚氛围。
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文体活动丰富多彩、邻里之间和睦友爱……近年来,綦齿社区先后荣获全国老年友好型示范社区、重庆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书香社区,綦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