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健康夜话 | 坚守阵地 坚守约定
2023-06-11 20:09  浏览:50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速企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速企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小编暖心提醒,听着音乐读故事更有感觉~

坚守阵地 坚守约定

丁维燕

记在心里

我最后一次见老林是在2022年12月30日下午,彼时正值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病房里就剩他一人。老林闭着眼睛,面色苍白,氧气袋面罩的松紧带在他有些水肿的脸上留下了一条压痕。老林的老伴坐在床边,轻抚着老林的手,眼神略显疲惫,见我出现忙站起来问:“是丁护士长吗?”

我点点头,轻声问:“阿姨,老林是刚睡着吗?”

“睡睡醒醒,这两天基本都是睡着的,该交代的早就交代清楚了,穿刺之类的都不做了。他一 天到晚在家里夸你,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跪着为他打针的护士长。现在不住在你的病区了,你还来看他,谢谢你。”阿姨说的估计就是那次比较困难的静脉穿刺吧,我只不过是为了找一个合适的进针角度,就被他记在心里了。


老林本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部有炎症,感染新冠后,肺功能更差了,现在很多指标不好,穿刺风险很大。“他说要活到90岁,所以我要陪着他,让他过了元旦。”老伴一边深情地望向老林,一边对我说。

老林在术前跟老伴聊了很多。他说,这辈子已经很幸福了,儿孙满堂,夫妻和睦,了无遗憾。但是,如果手术成功就更完美了,可以向天再借几度春秋,再陪所爱的人一程。

“元旦马上就要到了,我相信老林可以撑过去的。我马上要去上班了,保重。”我握了握老林的手,在心里默默地跟他告别。

老林做到了。按照家人要求,过了2023年1月1日零时,老林停止使用所有药物。2小时33分钟后,他离开了我们。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

要打“硬仗”

那是一个九月的下午,我照例去巡视病房,只见一个高高瘦瘦、腰板笔直的身影站在走廊尽头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方。我上前搭讪:“大伯,您好啊,今天的夕阳真美!”老林捋了捋满头银发,告诉我,他已经89岁了,结直肠癌术后10个月复查腹部CT时,发现胰腺占位,住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好的,我们等所有检查结果出来吧。您住院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我怕谈论死亡,赶紧结束了我们的第一次对话。我表面上是很安静地听着,可内心是不淡定的,担心如果是肿瘤转移,他将何去何从。

住院检查的结果并不乐观:胰尾部考虑恶性病变。我心里其实不太赞成老林再做手术了,毕竟他已经89岁了,术后的预期寿命未必比不手术要长,不仅要承受手术带来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人财两空的结局。我与老林及医生反复确认手术相关问题,面对手术的风险和必要性这一系列问题,作为抗美援朝战场的幸运儿,老林斩钉截铁地决定要打这场“硬仗”,并表示愿意接受手术的一切不良后果。

不久,老林做了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在监护室待了一周后回到病房。当时的他,脸色苍白,虚弱无比,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护士长,我恐怕过不了这一关了!”“你有啥好怕的呢?在监护室,你心跳呼吸停了都抢救回来了,幸运之神肯定在你这边,是不是?”其实,我说这话的时候很没有底气,但还是不希望他的信念崩塌。他抿嘴一笑,知道我在安慰他,点点头说:“嗯,第一个目标,跨过90大坎!”

尽管老林非常配合,但术后康复路上的“拦路虎”很多:胃口大不如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血糖忽上忽下,胸腔积液伴肺下叶膨胀不全。老林做完腹水穿刺置管引流,又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因为疫情,老伴不能进病区,老林就在护工的陪同下,推着输液架去病房门口见老伴一面。他总是宽慰老伴,让老伴不要每天坐地铁来回送饭了,医院食堂可以订餐,但是老伴总是说不辛苦,家里烧的饭菜更有营养,毕竟见一面少一面嘛。说完,两人就相视大笑。

遵守命令

住了一个多月院,老林终于可以带管回家了。出院那天,我送他到病房门口,猛然发现那个挺拔的身影变得瘦弱了。11月,老林来复查的时候,托儿子给我送来一面锦旗。我问起老林的情况,他儿子回答,胃口差点,其他都好。我又忍不住问:“你们当时是怎么下决心再次手术的?”老林的儿子说,爸爸的人生自己做主,试过便不会有遗憾,他一辈子都不喜欢主动投降。

事情的发展常不能尽如人意,手术两个月后,老林再次住进我们科。他瘦得皮包骨头,被疼痛折磨得说不了话。见到我,他摇摇头说:“护士长,我要食言了,90岁的生日宴不能请你了。”我的眼眶顿时湿润了,勉强装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说:“临阵脱逃不是一个好兵啊,都12月了,坚守阵地啊!”老林有气无力地说:“我遵守命令,护士长不让我撤,我绝对不会撤的!”“不愧是我的好兵,我奖励你止痛弹药!”

此时,老林的腹腔都是转移灶,他的病已经到了积极治疗意义不大的阶段。

医学在不断发展,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手术技术炉火纯青,高龄已经不再是手术禁区。是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碰到如此信任医护人员的患者和家属是我们的幸运。我想,尽管结局并不完美,但老林这一生应该无憾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选择也随了自己的心愿,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尊重每个患者的选择,也是医护人员尊重生命的表现。

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丁维燕

编辑:张昊华 于梦非

校对:李诗尧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发布人:25da****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