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自古有“天府灵秀”的美誉。漫步该县乡村,处处生机盎然,农家院内种有各种蔬菜、鲜花和果树,门前屋后干干净净,淳朴的村民满脸喜悦。近年来,井研县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县农村户厕新改建3.2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8%,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井研县厕所革命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改出好观念
“我从未想过自家也能用上和城里人一样‘讲究’的厕所。地面墙面贴瓷砖,还有洗手池、热水器、浴霸、淋浴花洒、冲水便池,干净又整洁。”集益镇黄马村村民陈述才说。
“我家厕所重新装修后,不但有浴霸、蹲便器,子女还特别为我装了防滑砖,防止摔倒在厕所里。”同村独居老人沈文全说。
在井研县,厕所革命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改变,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卫生观念。2019年刚开始改造厕所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一些人说:“一个厕所嘛,改来改去的,我们几代人都这样过来的嘛。”“改啥子厕所嘛,一天能用几回,还要花钱,我们这种家庭怕修不起哦。”
“我是十几岁到城里上学时才知道厕所可以无虫无味的,那时就非羡慕城里的同学。2019年村里推进厕所革命,有些人犹豫、观望,作为党员的我主动申请进行户厕改造,为其他村民作示范。”回忆当初改造厕所,竹园镇石牛村老党员石文贵说,“我家的厕所改造好以后,同村的邻居隔三岔五就来我家,看新装的便盆、洗手盆、热水器、排污管、三格化粪池等,了解使用情况、花费情况、农家肥积攒利用情况。我带他们看粪污池现场、看补贴依据,让他们了解户厕改造的好处,动员他们也进行改造。”
“党员带头改厕、主动宣传,是我们井研县推动农村户厕改造的措施之一。县农业农村局多次组织各镇(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召开集中培训会,确保他们拥有全过程建管指导服务能力,确保在宣传过程中老百姓的问题都能够及时得到解答。”井研县副县长谢建平介绍,整个改造过程中,井研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宣传引导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多举措、多形式、全流程开展。谢建平说:“改厕还要改变大家的卫生理念、生活习惯。县融媒体中心用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宣传,最受群众欢迎的是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自制科普短视频。他们拍摄制作的短片《茅斯(厕所)是什么?》在网络掀起讨论热潮,并被央视用作素材播出。各乡镇、各村都会结合实际,用不同的宣传方法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比如上门宣讲、发宣传单、开展文艺作品展演、制作视频短片群发推送等。”
“村上、镇上的干部来反复宣传,我才认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门坎镇白合村村民税成轩说,“所以修厕所的同时我配齐了淋浴设施,过去冬天一两个星期才洗一次澡,现在冬天都是隔天洗一次,甚至一天洗一次,生活品质提高了很多。”
改出好模式
“我家早年没通天然气,安装了沼气。改厕时,村里带着技术人员来详细了解情况后,给出了‘沼改厕’方案,就是把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引入沼气池发酵处理,把沼气池利用起来,节约了修建化粪池的成本,我觉得十分满意。”竹园镇烈士村村民翁正文说。
“我们家厕所需要进行改造,但场所的选址不太理想,镇改厕技术指导员专门到我家进行规划,提出与邻居联建或通过管道输送出去两种解决方案。我与邻居商议,邻居同意联建,把我家管道引入他家的五格池,就这样,一根管子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真的感谢邻居配合,也十分感谢改厕技术指导员为我家出谋划策。”竹园镇烈士村村民但金枝说。
“厕所改造在农户家是大事,所以我们都是和村民们反复协商,争取给他们提供最满意的方案。”竹园镇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黄霞说,“对于那些选址困难、地方狭窄的,我们都会提供多种方案让他们选择,厕所图纸的设计、厕具材料的采购等系列厕改工作流程,我们都会全程参与、监督,确保做好全过程技术指导。”
井研县丘陵广布,溪沟纵横,地势地貌复杂,难以用一种模式推进改厕。因此,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制定多种建设模式及相应的补助方案,让农户自主选择,不搞一刀切,避免生搬硬套、简单“复制粘贴”。井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雷平介绍:“改厕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了三(五)格化粪池、‘沼改厕’、老粪坑改造提升、微型污水处理设施站、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等五种模式。”
纯复镇青龙村村民李元清曾长期在家养猪,产生的粪污量大、臭味重,村里兴起规模养殖后,家里的猪圈不再使用,可老粪坑的臭气还是散不尽。改厕时,技术人员给他家提出建五格化粪池的方案,老粪坑得到改造和再利用,他十分满意地说:“真是太好了,不但花钱少,还处理了多年来都没有消除的臭味。”
“改造之前,我们先对要改厕的村民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使用冲水箱、热水器,并且为他们发放一些厕所清洁用品,让他们能够有效维护自家户厕的卫生。”集益镇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尹超介绍。“我们坚持建管结合,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统筹考虑运行维护以及粪污处理利用等问题。”雷平介绍,井研县探索“农户+专业服务队”管护模式,日常清理由本地村民兼职解决,费用为每月300元,设备维护由专业公司执行定期巡检,费用约为每年1250元/处,确保改厕工作长期发挥效应。在管护资金方面,井研县采用“政府投一点、集体摊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方式筹措,分摊下来,农户的管护费用标准为每户2元/月。
“镇里村里给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我们应该自觉管好相应的设施设备,主动交纳管护费。”集益镇向阳村村民宋建说。他对改厕管护的支持,代表了井研县绝大多数改厕户的态度。
改出好作风
“说出来都不太好意思。以前我家都没有专门的厕所,就在猪圈旁弄了个坑将就着用。村上说有政策支持我们修厕所,我才修了这个厕所。现在家里环境好多了。”竹园镇石牛村脱贫户杨有光说,“政府补贴的3900元,很快就到账了。这个政策公开透明,我真的十分感谢政府出台的这个好政策。”
竹园镇大胜村村民漆在水一家与老人住在一个院子里,一个住东面,一个住西面,厕所是两代人共用。看到村里推行改厕,漆在水就想新建一个、改修一个,这样两代人可以分开使用厕所,更方便了。可是到镇上咨询补贴政策,才知道按照“缺啥补啥”原则,不能重复建设重复享受政策。
“就算我修两个厕所,也只能享受一份补助。”漆在水说,“我就决定先新建一个,享受政策,镇村验收后3900元补助很快到账,我又自费改造了另一个。”
“我们坚持补助标准公开透明。”谢建平介绍说,“我们的补助标准,是通过市场走访、工程评估等环节严格考察、计算后制定的,约占建设资金的50%,既能减轻群众改厕压力,又能调动群众改厕积极性。”谢建平还介绍,为确保工程质量,井研县建立农村厕所革命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和县乡村三级书记责任制,严把“技术、进度、质量、安全、整改、验收”六大关口,镇村对改造后的厕所逐项验收,县级部门按10%的比例进行抽验,抽验合格后,直接通过农户“一卡通”拨付农户补助资金,没有其他中间环节,让改厕户尽早拿到钱。宝五镇瓦窑村村民周建华家改厕时,手头正紧,就从亲戚那里先借了资金,没想到建成验收后仅两周,补助资金就打到卡上了。他很惊喜地说:“速度非常快,都赶上粮食直补款的发放速度了,十分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为避免重复建设或过度建设,井研县还采取分项补助的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化粪池、蹲便池、水箱、厕门、窗户等均可进行单项补助。门坎镇百合村村民雷秀清家改厕时,只是对厕屋的墙面砖、地砖和吊顶进行了更换,按标准得到了400元补助。他说:“我家厕所没有大的问题,真的没有必要大翻建,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浪费国家的资金。”
“‘小厕所,大民生’。改厕要为农民而改,要帮助农民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从日常生活里,从内心最深处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井研县委书记熊建新表示,“我们将继续推动改厕工作,特别是后期管护工作,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供稿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农业农村局)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11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