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马院姓马,在马言马”是马院建设,同时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是永葆我国大学最鲜亮底色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时代使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具有决定性作用。进入新时代,面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必然面临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问题和重要经验总结,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当明确使命,勇于担当。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遵循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
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就要在明理明道、入心入脑、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必须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激励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贵在守正、重在创新、成在精准
我们要克服学科焦虑,通过精炼学科方向,彰显研究领域、突出理论研究重点、聚焦现实问题热点、抓住工作难点、解决发展痛点,全心全意全力全面聚力学科发展焦点,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原色、底色、本色、亮色与特色更为鲜明。
推动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
专题教学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新型载体形式。它的根本之点在于,不是面面俱到地讲授某一门课程的知识点,而是依据某些约束性条件精选主题,围绕主题进行集中深入的阐释。2019年6月,教育部首次印发各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指南,力求通过这种战略性的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专题教学理念的形成和普及需要贯彻从体系到问题、从说教到说理、从认知到认同的转化。
话语范式转换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一方面,要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范式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的“五得法”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识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思政课教学的优秀研究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衷之一和必然要求,学科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测评标准即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其必修课和基本功则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生只有用好“五得法”即“选得对、读得勤、进得去、出得来、用得上”,才能提高经典著作研读的实效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若干思考
目前社会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立场和品质关注较多,无论是制度性规范还是道德性约束都较为全面且详细,而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则关注较少,特别是在近些年思政课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强调其科研能力无论是对于改善政策理论宣传效度,还是提升思政课魅力,或是增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都具有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调整增设17年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水平持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归属感大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力明显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点数量迅速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门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充分汲取发展经验,以辩证思维分析学科发展的方向、动力、保障和目标问题,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学者排序按照来稿先后顺序排列)
(感谢曾江、陆航、明海英、赵徐州、张清俐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
1.【马院院长谈】全面提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第一辑)
2.从“起航”到“领航”——专家学者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编辑:宗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