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毒品成瘾者的“注意机制异常”
2022-04-24 17:09  浏览:696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速企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速企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注意机制异常问题在毒品成瘾人群中普遍存在,且在毒品的持续使用和戒断后复吸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迈克尔·波斯纳认为注意可划分为三个部分:注意的最初转移、注意接触到刺激、注意从刺激脱离。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注意总是从当前刺激转移,集中在新的刺激上,然后从新的刺激脱离出去,再转移到另一个刺激上。大量研究已表明,成瘾相关刺激相对于中性刺激更能捕获成瘾个体的注意力。具体而言,当成瘾者暴露在成瘾相关线索中时通常会表现出特定的反应,研究者称之为线索反应性,包括主观反应如渴求感,生理反应如心率上升、皮肤温度下降等,神经系统如前额叶、前扣带皮层等都参与了成瘾相关刺激的线索反应。而对成瘾相关刺激的认知偏差是线索反应性不容忽视的关键方面,成瘾个体会对相关线索增强情绪和认知反应,从而在认知过程中赋予这些线索更高的优先级,导致对它们产生注意偏向。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英格玛·弗兰肯等人将毒品成瘾背景下的注意偏向定义为,个体存在的对毒品相关线索的注意处理加工过程自动增强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当毒品成瘾者对毒品线索存在注意偏向时,相对于其他信息,毒品线索更容易吸引成瘾者的注意力,并且在这些线索上花费更多时间。


成瘾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成瘾者对药物和药物相关线索的全神贯注的注意,即对这些线索存在显著的注意偏向,这种注意偏向是药物相关刺激引发成瘾者的渴求感与复吸行为的关键性认知中介。首先,注意偏向通过提高对药物线索的探测,并预期药物线索的可能结果,导致成瘾行为的维持。这时线索作为药物信号获得成瘾者的自动化注意选择。其次,由于被探测到的药物线索进入自动加工过程,成瘾者将更多的注意资源投放到对其的加工过程中,并引发对药物相关线索的记忆偏差以及对药物的期待等外显思维过程,从而导致成瘾者对药物线索的注意难以转移。最后,由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对药物线索的自动化注意“固着”势必影响对竞争性线索的加工。正是由于注意的这一“固着”特性,成瘾者很难将注意资源分配到旨在回避药物使用的认知与行为策略上。就此而言,被放大的对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在药物寻求和复吸行为中具有重要地位。传统上认为,多巴胺释放与对心理活性药物奖赏效应的体验有关,但近期的研究却发现,药物相关刺激与药物本身一样都能引起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的释放。有关注意功能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提示,多巴胺系统是大脑注意系统的生物学基础,在诸如选择性注意和目标探测等注意加工中发挥着调节作用。而且有研究显示,激活正常被试或动物体内的多巴胺活动可以减弱潜伏抑制能力。由于潜伏抑制反映的是排除无关刺激,即对无关刺激不予注意的能力,因此研究者就有理由推论,多巴胺的激活不仅引发药物渴求感,而且受渴求感的驱使,成瘾者对药物或药物相关刺激分配了更多的注意资源,并实现自动化加工。


由于注意偏向和渴求感具有高相关,因而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神经基础。新近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可卡因和可卡因相关线索诱发的渴求感与前扣带回的激活有关;另一方面前扣带回也普遍被认为与注意功能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药物相关线索能诱发注意脑区的激活,使其成为凸显性加工目标,因此有理由认为,药物渴求感和注意过程拥有共同的脑区。


综上所述,由于多巴胺释放的提高,成瘾者对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会激活对药物的渴求感,同时药物渴求感的激活进一步增强对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因此,毒品成瘾者的注意偏向可能是机体的认知控制功能不能有效抑制毒品相关线索对动机和奖赏系统作用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将给毒瘾戒治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未来可以从纠正成瘾者注意偏向入手,开发训练、辅导类治疗方案。

(作者闫常虎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曹华系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

图文编辑:宋米亚


发布人:3631****    IP:183.195.31.***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