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在转移樵晋老人院里的老人。
9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窑院区救护车冒雨涉水接运患者。
救死扶伤,一刻也不能等
受台风“海葵”影响,9月7日至9日,广东省佛山市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极端降雨天气下,佛山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时间落实应急响应措施,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在紧急救治方面,市区两级7支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6支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共200余人随时待命。医疗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全力做好孕产妇,血透、放化疗等人群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据统计,9月8日至9月9日22时,佛山市直各医院共接诊74259人,其中孕产妇2245人次、血透患者1030人次、放化疗患者68人次。
为保障救护车出诊效率,佛山市“120”安排专人与公安、消防联动,使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设置临时调度点,对受暴雨影响较严重区域内需紧急救治的患者,采取救护车—消防车—冲锋舟联合接力运送的方式,实现及时救治。9月7日23时至9月8日19时,“120”共派车340次,救治患者231人。
9月8日下午,该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接到通知,为防范台风期间可能出现的山体滑坡安全隐患,要求迅速协助樵晋老人院撤离在院老人。当天,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院长陈生率工作人员,分6批次紧急出车,于18时前顺利将30名老人及10名工作人员平安转移。
强降雨天气后,佛山市疾控、卫生监督、爱卫等部门迅速开展疾病监测、生活饮用水监督、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组织专业消杀队对辖区主次干道绿化带、垃圾桶(站),以及下水道、市场周边等容易滋生蚊虫的地方,开展全方位灭蚊喷施药物消杀行动。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分赴辖区各集中式供水单位检查,对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开展巡查,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在暴雨最大的9月8日这天,我们出车13次,3分钟出车率在90%以上。救护车涉水出动去接患者。救死扶伤,一刻也不能等。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会上。”佛山市二医院急诊科主任黄永光说。
为了患者能做上胃肠镜、用上血……
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近日,广东省多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老城区的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被水包围。为了守护一方百姓平安,该院照常开诊,不少医务人员涉水步行上班,坚守岗位。
9月8日,番禺区出现严重水浸情况,但何贤纪念医院的医务人员仍像往常一样继续工作。
“我预约今天做无痛胃肠镜,昨天已经吃了泻药,市区暴雨水浸严重,以为今天做不了,没想到医护人员准时到岗。睡一觉醒来,发现无痛胃肠镜已经做完了。”王阿姨说起这次就医经历,颇为感动。
为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该院内镜中心工作人员中午不休息,从8时一直奋战至16时,共完成58台胃肠镜检查。这58台胃肠镜检查的背后,是一位位尽心尽责的医护人员。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康和护士长单清艳一早就赶到医院协调工作。“番禺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今天逐个电话联系已预约胃肠镜的患者。很多患者已经做好了肠道清洁准备,不愿再吃一次泻药,坚持过来做胃肠镜。我们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可以等雨小一点再过来。很多患者是上午10时、11时到医院,一直处于空腹状态,为了不让患者等太久,我们内镜中心中午不休息,坚持为所有来院的患者做胃肠镜检查。”李康说。
住在天河区的居民李女士因为下雨和交通拥堵的关系,到医院时已是15时,看到医生仍在等着为她做胃肠镜检查,心里暖暖的,尤其让她安心的是,“这里技术和服务都很好”。
当天,一些手术急需用血,而送血车辆因严重水浸影响、交通受阻,进不了医院。在危急关头,该院急诊医学科护士长谭秀新和配送员林远祥冒着大雨,蹚着深深的积水,从医院一路步行至停靠在路边的送血车取血。拿到取血箱后,谭秀新和林远祥顾不上浑身湿透,将取血箱紧紧护在身边,立即再次涉水原路返回,顺利将血送至检验科。
“还有一台送血车熄了火,我们只能用行政车从血站运送血来医院。怕配送员不认识司机,也担心他路上出安全问题,我和他结伴出发,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检验科,让患者及时输上血。”谭秀新说。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蒙正平 朱琳 通讯员 叶正青 张银钿 麦丽霞
图:佛山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编辑:于梦非
校对:管仲瑶
审核:徐秉楠 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