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成长心理,为你答疑解惑
青春期的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烦恼,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中有烦恼和困惑,扫描二维码和我们倾诉吧。
下面先请看一位读者的来信。
(向上滑动启阅)
老师:
您好!
您好!最近觉得自己一直在精神内耗,虽然知道提前完成该做的事情会让自己感觉愉悦,但总是会不知不觉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一边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一边是未完成且不想草草完成的事情,我不知道该如何整理情绪了……
一颗小琉球
本期我们邀请到重量级心理咨询专家罗近月
为这位同学答疑解惑。
罗近月
本期特邀心理成长导师
《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心理咨询师,专栏作家
一颗小琉球:
你好!
看到你的问题,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孩子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作业要做,可他又被外面玩耍的孩子吸引。他想出去玩,又觉得应该先做作业;他选择留下来做作业,可心已经跟着玩耍的小孩飘远了。
于是,既不能好好玩,又不能认真完成作业,随着时间的一再推延,就会产生焦虑和自责情绪,便陷入了内耗之中。
精神内耗是指在面对压力、疲劳、焦虑等负面情绪时,个体感受到的一种精神上的疲惫。这种疲惫可能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效率降低、情绪波动等问题。
引发精神内耗的原因可能有:长期的压力和紧张;过高的期望和完美主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睡眠不足等。但精神内耗的根源,其实是僵化的自我要求。
你谈到“不想草草完成事情”,同时也体会过提前完成事情的愉悦,说明你是一个对自我有较高要求的人,当你觉得应该提前完成事情,却又“不知不觉被其他事物吸引”,同时也不愿意降低完成事情的质量时,内在的冲突就出现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精神内耗:
一
先看到“当下的我”,区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谈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时,我们经常会感觉这是对于人生中的大目标而言。实际上,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对于自我要求僵化的人来说,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不应该有差距的。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就是不应该的。
如果可以接纳真实的现实,也就可以松一口气,允许自己在很多时候不用做到想象中一样完美。看到并允许这个不完美的“当下的我”存在,你就有了一个歇脚点。
拥有这样歇脚点的人,即便经历很多的现实的挫败和不如意,也不容易被打倒,因为他们有了自我接纳的根基。
所以,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给“当下的我”一个位置,并允许自己暂时在这里,这就相当于在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二
打破僵化的自我评价标准,是走出内耗的第一步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真正接纳自己的,因为内心里有一个僵化的自我评价标准。
还记得两只山羊过河的故事吗?在一个独木桥上,两只相对而来的山羊谁都不后退,最后两只羊都会掉进河里,这就是精神内耗对于我们信心、精力和行动力的损害。
之所以不退,或许在山羊的心里有这样的评价标准:“如果我退了,我就输了”“如果我退了,我就是懦弱的”“如果我这都做不到,我的人生就完蛋了”。
这样僵化的评价标准是怎么来的呢?比如,当一个孩子没有优先选择做作业而出去玩时,他的父母可能会评价:“你的心思根本没有放在学习上,你就不想好好学习,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而一个不选择优先做作业的孩子,就真的没有花心思在学习,或者就不是一个好孩子吗?显然未必,这是以偏概全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只能循规蹈矩地守住“好孩子”的名分,丝毫不敢松懈,这就大大限制了一个人的生命活力。
如果你是从这样的养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那么你一定会有很多的压抑、自责,甚至是自我攻击,我们首先澄清的是“某一件事没有做到完美”,并不意味着“我这个人是不好的”。
你可能会习惯性地对自己说:“我应该……”这时,你可以把“应该”换成“没关系”:“没关系,这次没有做好,下次还有机会!”“没关系,我知道提前完成是极好的,但也需要适度放松!”“没关系,尽管你暂时松懈了,但我知道你是对自己有要求的!”
当你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时,过往束缚你的僵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就在瓦解,你会更少自责,有了更多的空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
三
多用自我协商来代替“应该”
想走出精神内耗,可以多用自我协商来代替“应该”。
首先,确定你此刻的想法,比如我想要、我渴望、我追求……
其次,确认如果这么做,你会收获或损失什么。比如,我会获得当下的快乐,却不会获得提前完成事情的满足。
再次,看看我此刻愿意为自己做怎样的决定。
比如,我愿意为了提前完成事情,牺牲现在玩耍的时间,当我完成之后,我可以拥有比现在更多的时间轻松玩耍。
我也可能选择现在就去玩耍,在玩耍之后我可能会被时间推着去完成任务。如果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也不能责备自己,因为这是我的选择。
自我协商的作用就在于,是你为自己的处境做选择,而非被很多“应该”绑架。当你在做选择时,也就在思考如何为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当你做出选择后,如果面临他人的不理解,你将会有更多自我支持,清楚地知道自己选择的理由。
也有许多人会担心,如果我的选择不够好呢?没关系,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为今后更多的选择积累经验,当你多做选择,你会对自己更加理解,知道如何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对于每一个青年人来说,在遵循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开始用自我协商代替用“应该”来做决定,就是在迈入成人的世界。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方式
合作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